[点晴模切ERP]仓库呆滞物料的管理办法总结
|
admin
2025年4月24日 8:21
本文热度 42
|
仓库呆滞物料(即长期未使用、积压的库存)的管理是优化库存周转、降低仓储成本、提升资金效率的重要环节。以下是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办法,涵盖预防、监控和处理三个环节:- 建立科学的需求预测模型,结合历史数据、市场趋势和订单计划制定采购策略。 - 推行JIT(准时制生产)或VMI(供应商管理库存)模式,减少过量采购。 - 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(销售、生产、采购、仓储),确保信息透明。 - 对客户订单变更、项目取消等情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及时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。- 减少非标物料的使用,优先选用通用性强的材料和零部件。 - 建立物料替代规则,允许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替代品。- 采用ABC分析法,重点监控高价值物料(A类)的周转情况。 - 定义呆滞物料标准(例如:超过6个月未使用、无明确使用计划)。 - 通过ERP/WMS系统设置呆滞预警规则(如库存超期提醒)。 - 定期生成呆滞物料清单,标注积压原因(如订单取消、设计变更等)。 - 每月/季度盘点时,单独统计呆滞物料的数量、价值和状态。 - 联合技术、生产部门评估物料是否可改造、降级使用或报废。- 设计变更:推动技术部门修改设计,优先使用呆滞物料。 - 生产替代:在允许范围内,用呆滞物料替代常规物料。 - 促销活动:通过内部员工福利或客户赠品形式消耗。- 退回供应商:协商退货或折价返售(需提前签订相关合同条款)。 - 转售市场:通过二手交易平台(如阿里巴巴、行业B2B平台)或同行企业折价出售。 - 捐赠或回收:对无价值的物料进行环保回收或公益捐赠。- 对无法再利用的物料,按公司流程进行报废审批,财务计提减值准备。 - 分析呆滞损失原因,追究责任部门并制定改进措施。- 明确呆滞物料的责任部门(如采购过量归采购部,设计变更归技术部)。 - 将库存周转率、呆滞率纳入部门KPI考核,与绩效挂钩。- 每季度召开呆滞物料分析会,追溯积压原因并制定整改计划。 - 定期优化需求预测模型和采购策略,避免重复问题。- 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预测库存风险,动态调整管理策略。 设立“呆滞物料处理小组”,每月清理一次库存,优先在内部OA平台发布可调拨物料清单,鼓励其他部门申请使用;剩余物料通过行业展会低价促销。 对滞销商品设置“90天自动预警”,超期后自动转入折扣专区或捆绑销售。通过以上方法,企业可系统性减少呆滞物料对资金和仓储资源的占用,同时提升供应链敏捷性。关键在于预防为主、快速响应、多部门协同,形成闭环管理。
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
点晴模切ERP更多信息:http://moqie.clicksun.cn,联系电话:4001861886
该文章在 2025/4/24 10:15:05 编辑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