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SD-WAN(Software Defined WAN),为什么要使用SD-WAN?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技术文档交流 』
一家500强用过Cisco SD-WAN解决方案,谈谈一点看法。
SD-WAN方案适合: 1.全球有好多分支机构的公司 2.公司对网络安全有极高的要求 3.公司老总对新鲜事物有强烈好奇心 4.公司想降低运维人员的数量 5.公司不差钱,但长期来规划缩减IT开支 以上5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,才能让SD-WAN在公司落地。 首先,看看传统型的WAN(Wide Area Network)解决方案都有哪些痛点? 老王的公司,使用MPLS VPN互联公司全球内网。 月租费贼高,而且不安全,因为MPLS不加密。 老王的公司,还有一些使用IPsec + Internet线路连接到公司内网。 配置IPsec tunnel复杂度高,运维成本高。IPsec HUB节点IKE、Key、Rekey需要极高CPU处理负担。运维人员需要配置IPsec Spoke节点的IKE、Policy、Tunnel、Route所有的配置。通常为了调试一个IPsec tunnel事件成本很高。 而且,一旦需要升级提高安全性,这些WAN Router需要一个个手动升级。 读者可能没有具体的概念,假如一个公司全球有1000个WAN Router,需要一个个手动升级,还有一个down time时间窗口网络无法使用。 痛点太多,不一一列举了。 为了系统性解决以上所有痛点,发明了SD-WAN。 什么是SD-WAN? Software Defined WAN。 首先,宣布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,SD-WAN在网络层全加密,解决网络安全的痛点。无论是Internet线路、MPLS 线路、卫星链路、4G链路、5G链路等等,全部加密。 在SD-WAN的眼里,自己是坐在轿子里(Overlay)尊贵的VIP。 底层的物理线路,Internet线路、MPLS线路、卫星链路、4G链路、5G链路,全是轿夫(Underlay)。 如果高级抽象,应该是这个样子的: SD-WAN = Underlay + Overlay + APP Data Underlay读者应该很熟悉了,这个Overlay能否具体一点? 这个overlay需要加密,需要在TCP/IP眼里是一个虚拟接口(Net_Device Instance)。才能在这个overlay虚拟接口上运行路由协议如BGP/OSPF/ISIS,才能分发路由。 Cisco SD-WAN给出的overlay的样子大概是这个样子的: Overlay ==UDP + Overlay IP + ESP + GRE + MPLS Label ESP主要负责加密 GRE主要负责虚拟接口的封装 MPLS Label主要负责内网不同业务的逻辑隔离,图片中的Multitenant,就是这个意思。 同学们很迷惑,为何要Overlay IP? 问大家一个问题,当使用一个三层接口上网时,需要不需要一个IP地址? 当然需要了。 既然物理接口需要IP地址,这里GRE接口也是三层接口,为何不需要呢? 当然也需要。 再问一个问题,使用ethernet网卡的三层接口是怎么封装的? Ethernet + IP 如果由它来担任轿夫(Underlay),上文的IP就是Underlay IP,咱们更新一下。 SD-WAN= Underlay + Overlay + APP Data = Ethernet + Underlay IP + UDP + Overlay IP + ESP + GRE + MPLS Label+ APP Data 读者可能回好奇,这个UDP是干嘛的? Underlay IP+ UDP这个组合主要用于NAT(Network Address Trasnlation)的。 因为SD-WAN在Internet线路上,做NAT的概率是极高的,给NAT提供便利。 可是ESP需要的Key从哪里来? 是通过IKE(Internet Key Exchange)协商吗? No,No,No。 这就是SD-WAN强大的地方。SD-WAN有一个中心化的产生Key的设备,它的名字叫vSmart Controller。 有一个vEdge Router名字叫罗密欧,通过TLS安全连接与vSmart Controller联系上了。相互验证了数字证书,然后vSmart Controller通过OMP消息告诉罗密欧,可以使用Key = 5201314 与朱丽叶加密通信。罗密欧内心窃喜,okk。。。 有一个vEdge Router名字叫朱丽叶,通过TLS安全连接与vSmart Controller联系上了。相互验证了数字证书,然后vSmart Controller通过OMP消息告诉朱丽叶,可以使用Key = 5201314 与罗密欧加密通信。朱丽叶嘴角上扬,okk。。。 双方就可以使用上文的SD-WAN = Underlay + Overlay + APP Data 通信了,一切该有的Key全有了。 上文说了,我们需要SD-WAN 跑BGP路由协议,交换内网的路由,怎么实现? APP Data = TCP + BGP 代入 Ethernet + Underlay IP + UDP + Overlay IP + ESP + GRE + MPLS Label + TCP + BGP SD-WAN怎么运输普通的packet? 只要用packet替换APP DATA,即可。 罗密欧、朱丽叶这些SD-WAN Router从哪里获得自己的basic 配置以及BGP配置? 从一台中心化的服务器,名字叫vManage上主动拉取自己配置,或者由vManage自动推送配置。 罗密欧、朱丽叶是如何知道vManage、vSmart Controller通信地址的呢? 很简单,罗密欧、朱丽叶这些SD-WAN Router在出厂的时候已经预置了vManage的地址,一旦上线立马就可以找到vManage,通过vManage可以找到vSmart Controller。 SD-WAN最大的弊端,就是每年要被厂商薅羊毛,大概10-30%的服务费,除了这个都是优点! 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 该文章在 2025/8/25 13:05:24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